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决策分析

被引:25
作者
陈银蓉 [1 ]
梅昀 [1 ]
孟祥旭 [2 ]
陈昱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3] 郑州轻工业学院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决策分析; 城市土地; 成本收益分析; 均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态是其宗地利用状态的集合,研究土地利用决策系统中各决策主体的行为特点和相互影响,对于改进土地利用决策,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土地利用决策过程的分析,明确决策主体和决策目的。然后,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借助于成本收益分析,分析土地开发商的行为;利用长期生产理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分析工业企业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上的投入变化,以及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同样,借助于成本收益分析和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分析地方政府对土地供应总量的选择、对住宅和工业用地的供地策略,以及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技术条件和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土地开发者的行为决策是尽可能地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并且由于商业、居住用地对区位敏感,土地获取成本较高,表现更为突出。对于工业企业用地,随着土地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促使其增加资本、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并挖掘现有土地的利用潜力,但依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这种投入增加,以总收益增长为前提。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量上有突破用地指标多供应土地的冲动;对于住宅、商业用地的供应可凭借垄断市场条件,以较高的地价获得高额的土地收益;对于工业用地,受到买方市场的影响,会倾向于以较低地价吸引企业落户。为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地方政府应通过规划指标的限制和利用监管,规范土地开发行为,通过设定工业项目投资强度门槛,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度;同时,也需要通过有关法律、政策制度的完善,规范地方政府的决策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39 / 7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分析与政策研究.[D].陈昱.华中农业大学.2012, 11
[2]  
土地违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李相范.吉林大学.2010, 05
[3]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A].殷少美;周寅康;李纪军;.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2005,
[4]   宁波市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J].
李伟芳 ;
吴迅锋 ;
杨晓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5) :23-27
[5]   近十年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J].
祝小迁 ;
程久苗 ;
王娟 ;
李渊 .
现代城市研究, 2007, (07) :69-75
[6]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综述 [J].
徐霞 .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7, (05) :9-10
[7]   黑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空变异规律 [J].
王杨 ;
宋戈 .
经济地理, 2007, (02) :313-316+322
[8]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例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张强 ;
周峰 ;
马其芳 ;
钟太洋 .
资源科学, 2006, (02) :54-60
[9]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邵晓梅 ;
刘庆 ;
张衍毓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85-95
[10]   美国城市增长管理实践及其对广州城市建设的启示 [J].
庄悦群 .
探求, 2005, (02)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