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动态转换实证

被引:36
作者
黄庆华 [1 ]
姜松 [2 ]
曹峥林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业现代化; 影响效应; 动态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迈入经济新常态,农业现代化发展仍然是"新四化"中的薄弱环节与战略焦点。新时期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诸多争议,现有政策架构设计和任务聚焦虽然将农业现代化提到新的高度,但过多强调物质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在"四化"同步新时期以及"谁来种粮"困境倒逼下政策效果并不显著,而且随着"四化"同步深化,这种不兼容性可能还会凸显。现实困境与制度背离催促政策调整和路径创新。为此,本研究从人力资本视角探求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动态转换性,旨在对这种困境成因给予解答。基于相关量化数据,本文建立普通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省级样本跨期内,人力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且相比其他变量其边际影响系数最大;人力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不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不同工业化阶段存在显著的动态转换特征:具体来说,随着人力资本积累深化或者说当人力资本跨越相应"门槛值"后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强度亦会发生变化,但总体来说呈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从工业化阶段层面来看,随着工业化阶段转变,人力资本作用与地位会愈发凸显,尤其是其跨越第三个门槛值后迈入第四阶段后,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将达到最大。研究不但揭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力资本之谜",也为"四化"同步新时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政策调整指引了方向。此外,从控制变量层面来,农业分工、农业结构对农业现代化影响显著为负,农业研发和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影响显著为正。最后,文章基于实证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中国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的实证分析 [J].
姜松 ;
黄庆华 ;
曹峥林 .
软科学, 2015, 29 (04) :33-37
[2]   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 [J].
姜松 ;
王钊 ;
周宁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1) :30-37
[3]   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J].
盖庆恩 ;
朱喜 ;
史清华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3) :1147-1170
[4]   “就业难”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本影响机制——基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多案例研究 [J].
刘方龙 ;
吴能全 .
管理世界, 2013, (12) :145-159
[5]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的价值取向 [J].
陈静 ;
郭伟 .
现代经济探讨, 2013, (06) :73-77
[6]   环境污染约束下农业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及其动态分布演进 [J].
潘丹 ;
应瑞瑶 .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05) :60-67
[7]   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制分析 [J].
曹卫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03) :106-111
[8]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贾云赟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12) :27-32+71
[9]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 [J].
陈锡文 .
改革, 2012, (10) :5-8
[10]   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增收——基于重庆市数据实证 [J].
姜松 ;
王钊 .
软科学, 2012, 26 (09)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