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速城镇化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核心学术问题的认识

被引:55
作者
李秀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需求冲突; 研究重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自1980年代中期起,中国就进入了城镇化加速中期阶段。该阶段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大量减少;种植业土地集约度出现拐点。影响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农业劳动力的变化、政府生态保护的政策。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土地政策存在"三元悖论",即在满足粮食安全、城镇化发展、生态保护三者的土地需求之间,存在冲突。粮食安全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属于生存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之间,属于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之间的矛盾;而生态保护与城镇化发展之间,是经济与生态效益间的矛盾。统筹和协调土地利用冲突,关键是把握土地的合理需求、集约用地的规律以及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因此应加强下列三个方面的学术研究: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研究;②土地利用的合理需求分析;③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2]   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 [J].
周一星 .
城市规划, 2006, (S1) :32-35+40
[3]   对中国农地边际化现象的诊断——以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平均状况为例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地理研究, 2006, (05) :895-904
[4]   基于生产成本的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9-15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 [J].
谈明洪 ;
李秀彬 ;
吕昌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2) :1157-1165
[6]   中国城镇扩展占用耕地的遥感动态监测 [J].
田光进 ;
周全斌 ;
赵晓丽 ;
张增祥 ;
谭文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476-480
[7]   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 [J].
蔡运龙 ;
霍雅勤 .
中国土地, 2002, (07) :20-22
[8]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 [J].
李秀彬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195-203
[9]  
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丹尼斯·迪帕斯奎尔(DeniseDipasquale),(美)威廉·C·惠顿(WilliamC.Wheaton)著, 2002
[10]  
城市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周一星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