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对中风后康复的临床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13
作者
孙云廷 [1 ]
王淑玲 [2 ]
机构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市中医院
[2] 杭州师范大学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
关键词
针灸; 中风后遗症; 临床疗效; 机制研究;
D O I
10.13193/j.archtcm.2012.04.194.sunyt.029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中风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疗效进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针灸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是针灸治疗起效的机制之一。对其机制研究方面有待于继续深入。
引用
收藏
页码:864 / 86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透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干预作用及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J].
乌云 ;
孙兴华 ;
邢越 .
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 (03) :153-154
[2]   不同针刺频次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分析 [J].
周晓春 ;
焦杨 .
湖北中医杂志, 2011, 33 (03) :5-6
[3]   针刺改善中风后患者失眠状态的临床研究 [J].
贾瑞芝 .
光明中医, 2010, 25 (11) :2070-2071
[4]   电针任脉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J].
杨福霞 ;
杨卓欣 ;
于海波 ;
王玲 ;
皮敏 ;
吴志强 ;
杨大坚 .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0, 17 (03) :188-189+183
[5]   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J].
嵇海亮 .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 39 (04) :363-364
[6]   针刺调节MAPK/ERK通路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J].
杨忠华 ;
许能贵 ;
易玮 ;
于涛 ;
董正妮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7 (01) :23-26+30+99
[7]   头皮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评价自由基改变的临床研究 [J].
韩舰华 ;
付鲲 .
辽宁中医杂志, 2009, 36 (11) :1976-1977
[8]   针刺涌泉、重灸百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 [J].
韩为 ;
王颖 ;
程红亮 ;
杨骏 .
上海针灸杂志, 2009, 28 (09) :554-557
[9]   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氧代谢的临床研究 [J].
申鹏飞 ;
石学敏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06) :1192-1193
[10]   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42例 [J].
王山 ;
张敏尚 ;
王秋景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 (12) :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