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被引:121
作者
刘晓英
林而达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 作物需水量; 华北;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4.02.013
中图分类号
S161 [农业气象要素];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在未来温度上升1~4℃的情景下,研究了气候变暖对我国华北地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对不同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冬小麦需水量的影响最大,对棉花的影响次之,对夏玉米的影响最小。当生长期内温度上升1~4℃时,冬小麦需水量将增加2 6%~28 2%,相当于11 8~153 0mm;夏玉米需水量将增加1 7%~18 1%,相当于7 2~84 1mm;棉花需水量将增加1 7%~18 3%,相当于7 9~96 2mm。说明冬小麦对未来气候变暖的适应能力很差,而夏玉米和棉花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气候变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地域性差异。其中对济南的作物需水量影响最大。当温度增加1~4℃时,冬小麦、夏玉米、棉花需水量将依次增加15 4~153 0mm、8 3~84 1mm、9 6~96 2mm。对太原的作物需水量影响最小。当温度上升1~4℃时,3种作物的需水量依次增加11 7~114 5mm、6 9~68 3mm、7 9~78 0mm,比济南分别低24%~25%、17%~19%和18%~19%。按华北地区目前的种植结构估算,温度上升1~4℃将使整个地区冬小麦的需水增加14 7~191亿m3;夏玉米的需水增加5 87~68 6亿m3;棉花的需水增加1 35~16 5亿m3。未来气候变暖将使华北地区业已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87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21世纪农业用水危机与节水农业 [J].
吴景社 ;
李英能 .
农业工程学报, 1998, (03) :100-106
[2]   参照腾发量的新定义及计算方法对比 [J].
刘钰 ;
蔡林根 .
水利学报, 1997, (06) :28-34
[3]  
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 - 北京出版社 , 林而达主编, 2001
[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计年鉴[M].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