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间为何合作:政绩共容体的分析框架

被引:48
作者
王清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合作; 部门互动; 政绩共容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府碎片化理论认为横向政府部门间存在广泛的讨价还价,导致部门间难以达成合作。但是,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在药品移送过程中,一开始药监部门和公安部门不能有效合作,后来却能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政府部门间为何会合作呢?本文试图从组织环境、组织资源和组织行为匹配性的角度,分析部门合作何以可能。当上级任务足够强硬时,压力型体制使得政府部门面临组织任务与组织资源的紧张关系,此时,理性的两个部门通过频繁互动达成政绩共容体的认知、形成政绩共容体的框架、巩固与强化政绩共容体。在这三个阶段中,两个部门建立起紧密的政绩共容体。政绩共容体显示了与碎片化理论完全不同的逻辑,是解释碎片化的政府部门为何合作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碎片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 [J].
王清 .
学术研究, 2015, (04) :55-61+159
[2]   行政执法中的部门博弈:一项类型学分析 [J].
王清 .
政治学研究, 2015, (02) :69-78
[3]   中国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探析——一个叙事与诊断框架 [J].
周志忍 ;
蒋敏娟 .
公共行政评论, 2013, 6 (01) :91-117+170
[4]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5]  
理解中国政治.[M].景跃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M].周黎安; 著.格致出版社.2008,
[7]  
国家的兴衰.[M].(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  
清华社会学评论.[M].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鹭江出版社.2000,
[9]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荣敬本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