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岩溶山地退化植被土壤种子库的储量与组成

被引:34
作者
沈有信
江洁
陈胜国
蔡光丽
张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文山州农业学校,文山州农业学校,文山州农业学校,文山州农业学校昆明,云南文山,云南文山,云南文山,云南文山
关键词
岩溶; 土壤种子库; 储量; 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云南省东南部 3个典型岩溶地点的土壤种子库储量与组成的研究表明 ,不同地点代表不同退化与恢复阶段的次生林、灌丛与退化草地的土壤内均储藏有丰富的植物种子 ,其密度值变动于 4 0 90~ 14 930粒·m-2 之间 ;物种数 2 3~ 4 5种 ,其中草本物种及其种子储量最丰 ,灌木次之 ,乔木和藤本及其种子稀少。在 0~ 10cm土层内 ,随着深度的加深 ,种子密度由 0~ 2cm ,2~ 5cm ,5~ 10cm逐渐减少 ,次生林的降低幅度相对较小。相对而言 ,种子密度值、物种数都以次生林为高 ,灌丛与退化草地之间的差异较小。同时次生林种子库中的乔、灌木的种子数量相对较多 ,而草本相对较少。从物种组成来看 ,少数物种的种子在库中的储量十分丰富 ,且各种子库间在物种组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同一地点的 3种植被类型间的两两相似性系数在 0 .6~ 0 .7之间 ,不同地点的任一两类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 0 .4~ 0 .6之间。 9.3%的物种在所有样地内都出现。每一种子库中储量最丰的前 3位都来自菊科的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劲直白酒草 (Conyzastricta)、紫茎泽兰 (Eupatoriumadenophorum)、一点红 (Emiliasonchifolia) ,唇形科的鸡骨柴 (Elsholtziafruticosa) ,蔷薇科的长毛绣线菊 (Spiraeamartiniivar.pubescens)。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开发潜力、制约因素及其战略措施 [J].
张殿发 ;
王世杰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3) :9-12
[2]   森林土壤种子库与天然更新 [J].
杨跃军 ;
孙向阳 ;
王保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304-308
[3]   重庆四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子库研究 [J].
彭军 ;
李旭光 ;
董鸣 ;
刘玉成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2) :209-214
[4]   贵州茂兰喀斯特山地顶部森林群落种子库研究 [J].
刘济明 .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01) :47-53
[5]   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种子库研究 [J].
刘济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5) :71-78
[6]   热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土壤种子库的研究 [J].
杨小波 ;
陈明智 ;
吴庆书 .
土壤学报, 1999, (03) :327-333
[7]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及优势成分 [J].
曹敏 ;
唐勇 ;
张建侯 ;
盛才余 .
云南植物研究, 1997, (02) :77-83
[8]   粤东鸿图嶂西南坡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J].
何道泉,敖惠修,刘世忠,夏汉平,孔国辉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6, (01)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