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关系分析

被引:7
作者
王立猛
何康林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总量; GDP;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足够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52~2004年中国能源强度值在经历了长期而波动的高值状态后,从1977年开始逐年下降,能源强度值在1991年降至0.30tce/103yuan水平以下,到2004年仅为0.16tce/103yuan。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强度值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各产业能源强度、中外能源强度、中外能源消费结构、中外产业结构对比,揭示了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过高及其过半的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中国能源强度值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度要强于第三产业。因此,作者指出,在以经济目标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的降低,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适当转移。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An Analysis of Sectoral Energy Intensity in India. Tiwari P. Energy Policy . 2000
[2]  
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General Secretariat. OECD. OECD2002,Pairs .
[3]   物质代谢与循环经济 [J].
段宁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3) :320-323
[4]  
Decoupling has begun in Finland. Tapio P. . 2003
[5]  
Global Trends of Link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Vehmas J,Kaivo-oja J,Luukkanen J. . 2003
[6]  
Decoupling-Past Trend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Azar C,Holmberg J,Karlsson S. . 2002
[7]   “上升式多峰论”与循环经济(续) [J].
段宁 ;
邓华 .
世界有色金属, 2004, (11) :9-13
[8]   “上升式多峰论”与循环经济 [J].
段宁 ;
邓华 .
世界有色金属, 2004, (10) :7-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