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94
作者:

赵先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彩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占用指数;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可持续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目的鉴于生态足迹法存在的缺陷,增加新的指标以改进该方法在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不足,构建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价法。方法在生态足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4个概念,且制定了相应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形成新的指标体系。结果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147个国家及中国部分省、市和县作了评价。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可持续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202 / 12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评述
[J].
华红莲
;
潘玉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65-7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玉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云南昆明
[2]
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以中国各省(区市)1999年生态足迹为例
[J].
蒋莉
;
陈治谏
;
沈兴菊
;
郭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2)
:238-242

蒋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陈治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沈兴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郭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3]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构建
[J].
邱化蛟
;
常欣
;
程序
;
朱万斌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36-745

邱化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可持续农业中心

常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可持续农业中心

程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可持续农业中心

朱万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可持续农业中心
[4]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肖玲
;
兰叶霞
;
王书转
;
马彩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46-753

赵先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彩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5]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邱国玉
.
地理学报,
2005, (02)
:198-208

徐中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沙漠与沙区资源研究所兰州,兰州,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邱国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沙漠与沙区资源研究所兰州,兰州,北京
[6]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J].
刘宇辉
;
彭希哲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57-226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希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人口所,复旦大学人口所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上海
[7]
河北省怀来县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J].
赵云龙
;
唐海萍
;
李新宇
;
张新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128-135

赵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唐海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李新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张新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8]
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J].
熊德国
;
鲜学福
;
姜永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618-626

熊德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重庆,重庆

鲜学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重庆,重庆

姜永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重庆,重庆
[9]
生态占用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运用与改进
[J].
秦耀辰
;
牛树海
.
资源科学,
2003, (01)
:1-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牛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开封
[10]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徐中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甘肃兰州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陈东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甘肃兰州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张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经济中心甘肃兰州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