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村庄纠纷处理人的乡村混混探析——兼论小戚族的村庄基础

被引:6
作者
高红波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系
关键词
纠纷处理人; 乡村混混; 小戚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传统的观点认为,有乡村混混介入就是乡村社会灰色化,乡村社会灰色化就是乡村混混或者混混式的行动捣鬼的结果。在对乡村混混作了学术梳理后,通过个案分析表明,乡村混混与乡村社会灰色化并不存在必然对应的关系。重新认识了原子化村民的行动逻辑,并且试图用"小戚族"的概念详细解释有乡村混混介入村庄纠纷事件的处理逻辑,从而指出可能存在乡村混混的"身份"与"角色"之不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94 +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民间法.[M].谢晖; 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  
什么农村 什么问题.[M].贺雪峰; 著.法律出版社.2008,
[3]  
宋村的调解.[M].董磊明; 著.法律出版社.2008,
[4]  
乡村的前途.[M].贺雪峰;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5]  
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徐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   乡村混混与村落、市场和国家的互动——深化理解乡村社会性质和乡村治理基础的新视阈 [J].
杨华 .
青年研究, 2009, (03) :1-9+94
[7]   法律边缘处的乡村“混混”——以陕西秦镇为例 [J].
丁卫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9, (02) :72-74+71
[8]   社会学视角下的乡村“混混”——以湘北H镇为例 [J].
黄海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9, (02) :68-71
[9]   从乡村“混混”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理论脉络、研究群体和未来走向 [J].
章伟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9, (02) :64-67
[10]   年轻“混混”与乡村社会灰色化——以湘北红镇“混混”为实证分析对象 [J].
黄海 .
当代青年研究, 2008, (12) :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