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普查数据看族际通婚夫妇的婚龄、生育数及其子女的民族选择

被引:35
作者
郭志刚 [1 ]
李睿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
关键词
族际通婚; 初婚年龄; 生育数量; 民族选择; 人口发展;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8.05.005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民族通婚既反映民族关系状况,又影响民族人口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增加较快,有关研究推测族际通婚夫妇的生育水平及其子女倾向选择少数民族身份也是原因之一。本文应用匹配程序开发处理2000年人口普查原始抽样数据,通过对族际通婚夫妇的初婚年龄和生育数量的分析表明,族际通婚能推迟婚龄并减少生育,族际婚姻子女偏向于选择少数民族身份。本文最后结合族际婚姻的生育数量评估了这种民族选择偏好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16+244 +24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德令哈市蒙、藏、回、汉族际通婚调查研究 [J].
萨仁娜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61-65
[2]   上海市民族关系现状分析 [J].
郑敏 ;
高向东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3) :24-27
[3]   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
鲁刚 .
云南社会科学, 2005, (04) :98-101
[4]   试论中国族际通婚圈的构成 [J].
李晓霞 .
广西民族研究, 2004, (03) :20-27
[5]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以对临夏市的调查为视点 [J].
汤夺先 ;
高永久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4, (04) :32-38
[6]   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 [J].
郭志刚 .
人口研究, 2004, (04) :16-24
[7]   20世纪90年代西北城市社区民族通婚调查研究——以西宁市城中区为例 [J].
李臣玲 .
青海民族研究, 2004, (02) :45-49
[8]   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 [J].
郭志刚 .
人口研究, 2004, (02) :10-19
[9]   利用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独生子女信息的估计 [J].
郭志刚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1, (01) :5-11
[10]   北京市早婚情况分析 [J].
郭志刚 .
中国人口科学, 1999, (03)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