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研究

被引:5
作者
朱火云
夏会琴
李利娜
高和荣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老年贫困; 基础普惠; 高龄津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作为老龄津贴制度的一种实践形式,我国高龄津贴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群体的贫困状况,但仍属于低水平普惠型,保障力度有限、普惠性不足。在借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实践经验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础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以65岁作为资格年龄,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确定了城镇408.13元/月和农村222.45元/月的待遇标准,研究发现2013~2050年高龄津贴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最高负担为2039年的0.3810%,使财政支出具有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城乡居民高龄津贴政策分析与发展建议 [J].
华迎放 .
中国劳动, 2013, (04) :10-14
[2]   高龄老年津贴制度研究 [J].
杨立雄 .
中州学刊, 2012, (02) :84-91
[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 [J].
穆光宗 ;
张团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 (05) :29-36
[4]  
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罗伯特·霍尔茨曼(RobertHolzmann)[等]著, 2006
[5]  
The impact of tax‐financed pensions on poverty reduction in Latin America: Evidence from Argentina, Brazil, Chile, Costa Rica and Uruguay[J] . Fabio M.Bertranou,WouterVan Ginneken,CarmenSolorio.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 2004 (4)
[6]  
Old Age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ntributions and Dependence in Later Life[J] . Armando Barrientos.World Development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