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贫血大鼠体内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骆保杰
戴豪良
中野律子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关键词
贫血/针灸效应,微量元素,电针;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1998.03.031
中图分类号
R-332,R245.97 [];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用ICP方法对大鼠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改善慢性失血性贫血大鼠的缺铁性贫血状态。使用针刺治疗的贫血大鼠血液中铁含量有明显的回升,而体内脾、肝等贮铁库中的铁含量却有显著降低,提示针刺贫血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积极调动利用体内铁库的贮量和增加肠道对铁等元素的吸收而实现的。而间接对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刺激作用也可能是其另一个作用途径。由于贫血大鼠体内铁库贮量已近耗竭,所以在临床上积极而适当地补充铁剂及锰、镍、钒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慢性失血性贫血大鼠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J].
戴豪良 ;
太田庸起子 ;
中野律子 .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7, (04) :25-28
[2]   豚鼠针灸穴位图谱的研制 [J].
李辞蓉 ;
华兴邦 ;
周浩良 ;
宋大鲁 ;
胡元亮 .
上海针灸杂志, 1992, (02) :28-30
[3]   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铁营养状况的调查 [J].
林果为 ;
郑仙梅 ;
丁训杰 .
上海医学, 1989, (05) :2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