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

被引:33
作者
吕炜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教授大连
关键词
转轨经济; 非平衡运动; 路径选择; 转轨的阶段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0.3 [经济发展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从计划向市场的体制转轨探索是一个原理一般性与实践特殊性相结合的过程 ,在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的情况下 ,实践成果对于认识深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实践为考察对象 ,在对既有研究成果和改革绩效进行比较、探讨、归纳后认为 ,中国案例在转轨经济的研究对象、运行特征、动因与路径、演进进程等基础性课题方面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由于中国实践在这些方面的意义主要是对流行认识的证伪 ,可以说是其独特价值所在 ,本文尝试着进行了命题式的归纳。这些命题基本形成了转轨经济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 ,是进行比较体制研究的基础。本文的探讨表明 ,以中国经济转轨实践为对象创新转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正在凸显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7+204 +20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 上海三联书店 , 樊纲著, 1994
[2]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 广东经济出版社 , 厉以宁著, 1998
[3]  
全球化与世界[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王列,杨雪冬编译, 1998
[4]  
应着力研究如何驾驭好市场经济体制[N]. 吕炜. &nbsp光明日报. 2002
[5]   价格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兼与厉以宁同志商榷 [J].
张卓元 ;
边勇壮 .
商业研究 , 1987, (02) :3-8
[6]   财政政策取向与改革过程中经济运行状态的变迁(上) [J].
吕炜 .
财政研究, 2000, (11) :13-17
[7]   财政政策取向与改革过程中经济运行状态的变迁(下) [J].
吕炜 .
财政研究, 2000, (12) :29-35
[8]   进入“后短缺时期”的中国经济 [J].
吕炜 .
财经问题研究, 2001, (03) :3-11
[9]  
WhattheChangeofSystemfromSocialismtoCapitalismDoesandDoesNotMean. JanosKornai. 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 . 2000
[10]  
TheInstitutionalFoundationsofChina’sMarketTransition. Yingyi,Qian. AnnualBankConferenceonDevelopmentEconomic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