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46
作者
姜桂美 [1 ]
贾超 [2 ]
机构
[1] 广东省中医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脑卒中; 痉挛性瘫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针刺拮抗肌组与针刺主动肌组,应用Ashworth、CSI及ADL量表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针刺拮抗肌组能够明显降低病人的痉挛程度与临床痉挛指数,能够提高病人的ADL,而针刺主动肌组只能提高病人的ADL,没有降低病人的痉挛程度与临床痉挛指数。结论针刺拮抗肌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12 / 81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分期平衡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J].
田丰玮 ;
苟春雁 ;
李宁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04) :37-38+3
[2]   针刺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国祥 ;
李长宏 .
辽宁中医杂志, 2004, (03) :248-250
[3]   阴经电针疗法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疗效观察 [J].
米建平 ;
张中成 .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10) :7-8
[4]   应用Fugl-Meyer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 [J].
董秀兰 ;
冯雪梅 ;
朱红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9) :2711-2712
[5]   温针灸阴经、阳经穴治疗中风后关节痉挛的对比研究 [J].
刘傲霜 .
中医杂志, 2002, (03) :180-181+5
[6]   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 [J].
燕铁斌 .
现代康复, 2000, (01) :88-89
[9]  
痉挛——评估与治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窦祖林主编, 2004
[10]  
康复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南登昆,缪鸿石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