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探究

被引:113
作者
薛孚
陈红兵
机构
[1] 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数据; 隐私; 隐私伦理; 科技伦理;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5.02.011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大数据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不同于以往的隐私伦理挑战,这种新挑战表现在数据挖掘、数据预测和更全面的监控等方面。导致隐私伦理问题的技术原因是海量数据的共享与挖掘,其社会性后果是主体身份的数据化。问题的现实性根源在于数据共享平台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多样性,以及个体观念与相关行为的转变。通过提高数据用途透明度、调整个人隐私观念、搭建共同价值平台、寻求合理的伦理决策点等对策,提高价值与行为的一致性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美国隐私法.[M].()阿丽塔·L.艾伦(AnitaL.Allen);()理查德·C.托克音顿(RichardC.Turkington)著;冯建妹等编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2]  
世纪道德.[M].[美]理查德等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   信息隐私问题的伦理考量 [J].
吕耀怀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 (06) :657-660+673
[4]   Privacy as life, liberty, property [J].
Richard Volkman .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3, 5 (4) :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