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率吗?——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被引:130
作者
李雪松 [1 ,2 ]
张雨迪 [1 ]
孙博文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水研究院
[3]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长江经济带; 经济增长效率; 超效率DEA; Malmquist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一体化能通过促进要素流动、结构升级以及加强区域合作进而实现增长效率的提升。研究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以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4年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水平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长江经济带10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区域一体化对全要素生产效率、技术效率以及技术变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总效率中,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效率在2008年之后呈波动中下降趋势,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效率最高,黔中城市群效率最低;2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在波动上升,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大于技术效率,而成渝、滇中和黔中等三个西部城市群则相反,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效率的贡献高于技术进步;3总体来看,区域一体化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技术进步影响显著,而对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效率影响不明显。此外,区域一体化存在影响经济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显著促进技术效率变动以及技术变动,但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明显,而成渝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其他城市群则对效率值的影响均不显著。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一体化以提高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经济密度;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进市场化改革等。并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差异,针对性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支出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刘徐方 .
工业技术经济, 2016, 35 (03) :31-35
[2]  
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互动研究[J]. 孙博文,李雪松,伍新木,王磊.预测. 2016(01)
[3]   密度、距离、分割与区域市场一体化——来自长江经济带的实证 [J].
李雪松 ;
孙博文 .
宏观经济研究, 2015, (06) :117-128
[4]   教育投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教育生产函数模型 [J].
钱雪亚 ;
缪仁余 ;
胡博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4, (02) :74-83+127
[5]   中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 [J].
王元地 ;
潘雄锋 ;
杨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2) :125-130
[6]   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 [J].
毛其淋 ;
盛斌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1) :181-210
[7]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2-52
[8]   区际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J].
赵树宽 ;
石涛 ;
鞠晓伟 .
管理世界, 2008, (06) :176-177
[9]   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J].
王文举 ;
范合君 .
当代财经, 2008, (01) :85-89+101
[10]   我国对外开放机场的动态生产效率研究 [J].
李兰冰 ;
刘秉镰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0)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