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社会学意义——迈向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学

被引:84
作者
郑震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的社会学;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1.03.010
中图分类号
C91-06 [学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列斐伏尔认为,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具有无意识特征的基础性的层次,它饱受由工具理性和现代技术所主导的工业文明和官僚统治制度所带来的异化之苦,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它日益经受着语言和符号的霸权,而它所包含的空间生产则使资本主义得以存续,但解放的可能性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推动了社会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但其异化和总体人的思想依然没有摆脱人道主义乌托邦理念的困扰,因此,一门为社会学奠定基础的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必须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的自相矛盾中寻找批判的切入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17+246 +246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 郑震.社会学研究. 2010(05)
[2]  
身体图景[M].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郑震, 2009
[3]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M].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刘怀玉著, 2006
[4]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 - 商务印书馆 , (德)胡塞尔(EdwundHusserl)著, 2001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0
[6]  
流行体系[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著, 2000
[7]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0
[8]  
符号学原理[M]. - 三联书店 , (法)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著, 1999
[9]  
单向度的人[M]. - 重庆出版社 , (美)马尔库赛(Marcuse,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