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方式”

被引:29
作者
高峰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劳动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论》研究对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但表达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其基本用法我认为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开宗明义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讨论《资本论》研究对象时,对这句话中"生产方式"一词的理解争论极大。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分析原理并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我认为这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体。特定的劳动方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同时受到特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显著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对象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将直接生产过程中经济关系的考察放在了基础位置,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置于首位。我们应以《资本论》为范例,把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3 / 38
页数:3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和德文第4版“生产方式”概念比较研究 [J].
赵学清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06) :17-22
[2]   把握真谛 着力创新 [J].
顾海良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1 (01) :57-61
[3]  
老板们在做什么?——资本主义生产中等级制度的起源和功能.[J].S.马格林;柯唱;李安;.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 00
[4]   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J].
马家驹 ;
蔺子荣 .
经济研究, 1980, (06) :65-72
[5]   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 [J].
张闻天 .
经济研究, 1979, (10) :33-42+32
[6]   关于生产力性质几个问题的发言 [J].
平心 .
学术月刊, 1960, (04) :17-36+45
[7]   再论生产力性质——关于生产力的二重性质的初步分析 [J].
平心 .
学术月刊, 1959, (09) :53-61
[8]  
制造同意.[M].(美) 布若威; 著.商务印书馆.2008,
[9]  
车间的竞争优势.[M].( ) 拉左尼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  
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M].(美)埃里克·奥林·赖特著;陈心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