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探析

被引:9
作者
许振宇 [1 ]
贺建林 [1 ]
刘望保 [2 ]
机构
[1] 湘潭大学商学院
[2]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能力; 湖南省;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8.0078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剖析了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评价模型,对区域系统的耦合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6年湖南省综合支撑能力呈对数型上升,而综合消耗水平呈指数型上升,二者演化速度具有非同步性,耦合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年均增长4.89度;从2008年起将进入过度开发时期,虽然湖南省资源较丰富,但远未具备过度开发型的物质条件;湖南省进入过度开发时期的原因是,在经济增长方式仍然非常落后和产业结构未得到有效调整的情况下,一味突出出口导向型经济,从而导致综合消耗水平发展快速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J].
李崇明 ;
丁烈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1) :134-139+144
[2]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 [J].
张富刚 ;
刘彦随 ;
王介勇 .
资源科学, 2007, (01) :16-20
[3]  
Technical progress,structural change,and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Pasche M.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2
[4]  
Five Cities:Modeling Asian UrbanPopulation-Environment Dynamics. Ness GD,Low MM. . 2000
[5]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理学报, 2001, (03) :363-371
[6]  
The Kuznets curve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Examining the evidence. Ekins P. Environment andPlanning . 1997
[7]   河西走廊水资源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耦合效应分析 [J].
方创琳 ;
孙心亮 .
资源科学, 2005, (02) :2-9
[8]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地理科学, 2005, (04) :26-32
[9]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10]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