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被引:42
作者
张茜
张俊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空心化”; 城乡人口迁移模型; 预期收入差异;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08.08.012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空心化"现象。文章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对农村"空心化"现象做出自己的理解。利用托达罗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型解释农村"空心化"现象的成因,认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农村人才流向城镇,同时由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特点,造成部分农村出现"空心化"。然后分析了农村"空心化"存在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分析——一种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解释 [J].
史孝强 ;
刘启君 .
北方经济, 2006, (12) :45-47
[2]   “空心化”:新农村建设的一块“短板” [J].
练洪洋 .
新西部(新闻版), 2006, (04) :56-56
[3]   农民工家庭“386199”问题不容忽视 [J].
沈淑济 .
小康, 2006, (04) :17-17
[4]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民进城的动力 [J].
汪作奇 ;
冀文 .
现代化农业, 2006, (02) :43-45
[5]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对我国乡—城人口转移的启示 [J].
黄鸿艺 .
经济师, 2005, (10) :33-34
[6]   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 [J].
李晓澜 ;
宋继清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01) :14-19
[7]   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模型探析 [J].
林汉川 ;
夏敏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05) :125-127
[8]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