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效应与目标路径

被引:5
作者
余佳 [1 ]
余佶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2]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社会公共产品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中国户籍制度正在经历从封闭的强制性二元结构到开放的一元融合格局的变迁过程。1958年户籍制度的建立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而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这次变迁使得户籍制度本质上成为一种身份甄别机制,是政府用来实行差别性的社会公共产品分配的手段,其政策效应主要表现在阻碍城乡自由流动以及影响社会阶层塑造两个方面。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递进,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由局部开始,自下而上的推进,呈现出诱致性特点。未来户籍制度改革应该逐渐取消户籍与社会公共产品分配之间的联系,回归人口动态统计与民事权利证明的基本功能。然而,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步骤选择上应有相应的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136 +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户籍制度:基本价值、异化功能与改革取向 [J].
余佳 ;
丁金宏 .
人口与发展, 2008, (05) :23-32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与特征 [J].
彭连清 ;
周文良 .
农村经济 , 2008, (07) :11-14
[3]   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 [J].
叶建亮 .
经济研究, 2006, (11) :27-36+127
[4]   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 [J].
赵文远 .
史学月刊, 2004, (10) :76-80
[5]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1, (12) :41-49+91
[6]   外来劳动力对城市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武汉调查”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发现 [J].
杨云彦 ;
陈金永 ;
刘塔 .
中国人口科学, 2001, (02) :52-58
[7]  
中国经济[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蔡昉, 2003
[8]  
The Origin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China’s Hukou System *[J] . Tiejun Cheng,Mark Selden.The China Quarterl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