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旁观者到参与者:乡村振兴的文化权利及其实现

被引:18
作者
黄爱教 [1 ,2 ]
机构
[1]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权利; 国家义务; 文化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文章认为农民理应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推动者,然而由于受教育问题、乡村文化式微以及文化生活匮乏等原因,农民沦为文化的旁观者,进而形成制约乡村振兴的文化瓶颈。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文化权利保障成为农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可能方案以及突破乡村振兴文化瓶颈的途径。文化权利作为乡村振兴的制度安排,其意义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参与度、为乡村振兴的扶智与扶志提供文化支撑、提升农民价值生产能力。基于文化权利的属性,促进农民文化权利的实现,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还依赖于国家和政府履行相应的义务。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J].
王佳靖 .
人民论坛, 2018, (15) :140-141
[2]   乡村振兴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J].
彭晓烈 ;
高鑫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38 (03) :60-64
[3]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发展向度 [J].
赵秀玲 .
东吴学术, 2018, (02) :5-12+43
[4]   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 [J].
刘奇 .
中国发展观察, 2018, (Z1) :85-88
[5]   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 [J].
刘合光 .
中国国情国力, 2017, (12) :35-37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J].
张晓山 .
人民论坛, 2017, (33) :72-74
[7]   振兴乡村的探索及其启示 [J].
何兴华 .
建筑师, 2016, (05) :30-36
[8]  
中国大众人权观念调查.[M].张永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978-7-300-23284-3
[9]  
文化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M].许军珂;李红勃.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10]  
新乡土中国.[M].贺雪峰;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