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

被引:342
作者
范并思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系主任、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邮编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史; 平民化思想; 教育职能; 社会民主; 时代意义;
D O I
10.13530/j.cnki.jlis.2004.02.001
中图分类号
G258.2 [公共图书馆];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摘要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平民化、社会教育和民主社会的保障三个阶段。公共图书馆精神实质是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从信息知识角度维护社会公正。“收费对免费”的讨论是对这一精神的挑战。信息时代仍需要公共图书馆机构/制度来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形成,但理论界对之却很淡漠。今天,公共图书馆精神已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参考文献25。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M].菲利普·吉尔(PhilipGill)主持的工作小组代表公共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编写;林祖藻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2]  
现代图书馆学理论.[M].徐引篪;霍国庆 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3]  
世界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百科全书.[M].孙光成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4]  
公共图书馆系统及其服务.[M].[美]坎贝尔(Campell;H·C·) 著;黄健元;张保明 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
[5]  
图书馆学概论.[M].吴慰慈;邵巍 编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6]   论加强公共图书馆问题研究 [J].
范并思 .
图书馆, 2000, (0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