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功能、挑战、路径

被引:47
作者
于健慧
机构
[1]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学术交流部
关键词
社会组织;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20.06.002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2 ;
摘要
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社会组织在强基层治理和促乡村善治过程中,具有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共政策倡导者、社会价值捍卫者、社会资本建设者等多重身份,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从现实来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面临双重挑战:一是受制于角色定位、制度供给、可利用资源和自身行动力等因素,社会组织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二是社会组织运行规范性、行为自律性和合作化水平较低,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健全党委领导与政府负责机制,引导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治理领域;明晰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领域、手段和方式方法,推动社会组织融入乡村;健全社会组织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打造乡村善治共同体,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从团结型社会组织、行政型社会组织到治理型社会组织——1949年以来社会组织的变迁历史 [J].
罗婧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03) :191-206+212
[2]   自治、法治与德治: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 [J].
陈松友 ;
卢亮亮 .
行政论坛, 2020, 27 (01) :17-23
[3]   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价值治理框架构建 [J].
衡霞 ;
谭振宇 .
财政研究, 2019, (07) :117-125
[4]   社会建设视角下社会组织的情境合法性 [J].
邓燕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6) :147-166+207
[5]   农村合作组织的能促型发展:基于规制—功能框架的分析 [J].
战建华 ;
林闽钢 .
行政论坛, 2019, 26 (01) :130-136
[6]   当代中国的社会核心价值构建:缘由及其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J].
颜德如 .
探索, 2019, (01) :149-157+193
[7]   自治到共治:中国乡村治理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J].
袁金辉 ;
乔彦斌 .
行政论坛, 2018, 25 (06) :19-25
[8]   三维框架: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J].
黄建红 .
行政论坛, 2018, 25 (03) :62-67
[9]   我国乡村治理中乡规民约的再造与重建 [J].
孙玉娟 .
行政论坛, 2018, 25 (02) :46-49
[10]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 [J].
李培林 .
社会, 2013, 33 (03)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