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硫、氮、碳协同减排的环境经济路径分析

被引:56
作者
毛显强 [1 ]
邢有凯 [1 ]
胡涛 [2 ]
曾桉 [1 ]
刘胜强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电力行业; 协同减排; APeq; 减排潜力及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73 [电力工业]; F426.61 [];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20205 ; 0202 ;
摘要
从电力行业"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及其成效来看,现行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减排措施很难实现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本研究构建了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当量(APeq)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力行业技术减排措施和结构减排措施进行成本-效果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末端治理措施在削减某一特定污染物的同时,由于耗能增加可导致其它污染物的排放上升;以节能为主的技术减排措施、前端和生产过程控制措施,以及以新发电技术替代为主的结构减排措施可以实现SO2、NOx和CO2的协同减排,且减排潜力较大.此外,本文还在单位(边际)污染减排成本核算与污染减排潜力估算的基础上,绘制出适合中国电力行业的SO2、NOx、CO2和APeq减排路径图,以协助决策者制定适宜的减排规划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748 / 7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J].
李丽平 ;
周国梅 ;
季浩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2) (S2) :91-95
[2]  
并网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浅析[J]. 侯国青,蒋方新,崔海昱.阳光能源. 2010 (04)
[3]   切莫忽视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 [J].
李丽平 ;
周国梅 .
环境保护, 2009, (24) :36-38
[4]   燃煤及其替代发电方案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J].
刘敬尧 ;
李璟 ;
何畅 ;
李秀喜 ;
钱宇 .
煤炭学报, 2009, 34 (10) :1435-1440
[5]   气候变化与环保政策的协同效应 [J].
田春秀 ;
李丽平 ;
胡涛 ;
尚宏博 .
环境保护, 2009, (12) :67-68
[6]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研究[J]. 苏永.热电技术. 2009(02)
[7]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研究[J]. 苏永.热电技术. 2009 (02)
[8]   基于会计成本法的水电上网电价的定价 [J].
张强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8, (04) :113-119
[9]   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测算与分析 [J].
张巍 .
电力建设, 2008, (02) :72-74
[10]   环境成本与林木生物质发电 [J].
黄雷 ;
张彩虹 ;
秦琴 .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7, (01)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