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综述

被引:11
作者
郭琳
肖美
何宗健
机构
[1]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 受体模型;
D O I
10.14127/j.cnki.jiangxihuagong.2006.04.020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大气颗粒物的各种源解析技术,主要包括了显微镜法、物理法、化学法,同时还概括了今后源解析技术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城市颗粒物污染来源与特性分析 [J].
吴雷 ;
王慧 .
干旱环境监测, 2003, (03) :157-159
[2]   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进展 [J].
祁士华 ;
傅家谟 ;
盛国英 ;
闵育顺 ;
麦碧娴 ;
成玉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6) :26-31
[3]   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刘强 ;
王明星 ;
李晶 ;
张仁健 .
中国粉体技术, 1999, (03) :20-26
[4]   中国城市气溶胶危害评价 [J].
车凤翔 .
中国粉体技术, 1999, (03) :7-13
[5]   用投影寻踪回归进行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 [J].
李作泳 .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03) :270-272
[6]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张大年.上海环境科学. 1999(04)
[7]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张大年.上海环境科学. 1999 (04)
[8]   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定量解析——化学质量平衡方法 [J].
刘咸德 ;
封跃鹏 ;
贾红 ;
张冀强 ;
马倩如 ;
邵莹 .
环境科学研究, 1998, (05) :54-57
[9]   污染物来源的识别模式与总量控制 [J].
王凯雄 ;
朱军林 ;
科洛玛 ;
古贺实 .
环境科学研究, 1998, (05) :50-53
[10]   受体模型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和进展 [J].
戴树桂,朱坦,白志鹏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4) :25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