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生产力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英文)

被引:159
作者
方精云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
关键词
中国; 森林生产力; 全球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国内外关于森林生物生产力的研究资料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预测结果,本文对中国的森林生物生产力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的总生物量为4.0~7. 1Pg C(1PgC=109t C),均值为 4. 6 Pg C,总生物生产力(不包括经济林和竹林)为 0. 4~0. 6 Pg C· a-1,均值为0. 5 Pg C· a-1;按已知的全球变化预测结果,CO2浓度倍增后,中国森林生产力将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因地区不同而异,变化于12%~35%之间。上述结果为我国今后的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总量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油松林生产力格局与模拟 [J].
罗天祥 ;
李文华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2-6
[2]   中国森林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预测研究 [J].
刘世荣 ;
郭泉水 ;
王兵 .
生态学报, 1998, (05) :32-37
[3]   中国潜在植被生产力的分布与模拟 [J].
李迪强 ;
孙成永 ;
张新时 .
植物学报, 1998, (06) :77-83
[4]   中国云冷杉林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 [J].
李文华 ;
罗天祥 .
生态学报, 1997, (05) :61-68
[5]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 [J].
倪健 .
生态学杂志, 1996, (06) :2-9
[6]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J].
周广胜,张新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1) :11-19
[7]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 [J].
周广胜,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3) :193-200
[8]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Ⅱ.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摸拟 [J].
刘世荣,徐德应,王兵 .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4) :425-430
[9]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 [J].
刘世荣 ;
徐德应 ;
王兵 .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06) :633-642
[10]   用筑后模型估算我国植物气候生产力 [J].
侯光良 ;
游松才 .
自然资源学报, 1990, (01)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