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的协调性研究

被引:23
作者
黄鲁成
张红彩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关键词
北京制造业;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效率; 集对论; 协调发展;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07.01.003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章以北京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集对论的方法对北京制造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同一性,而与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对立性,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也存在对立性。从整体而言,北京制造业内这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协调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37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J].
黄鲁成 ;
张红彩 ;
李晓英 .
中国科技论坛, 2005, (04) :41-44
[2]   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 [J].
贾若祥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2) :195-202
[3]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0-1999) [J].
王伟光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57-62
[4]   技术创新能力与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的探讨 [J].
王道平 ;
李永锋 .
科学与管理, 1999, (06) :46-48
[5]   集对分析(SPA)中的联系数与不确定量 [J].
赵克勤 .
大自然探索, 1997, (02) :92-92
[6]   基于SPA物理考试评分方案 [J].
王志军 ;
余国祥 .
学科教育, 1997, (03) :38-41
[7]   关于集对分析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应用 [J].
余国祥 .
学科教育, 1997, (01) :44-48
[8]   联系数及其应用 [J].
赵克勤 .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08) :50-53
[9]   关于因子分析定权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J].
刘炜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5, (S1) :121-126
[10]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效率差异研究[D].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