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设想到贸易政策:美国碳关税蜕变之路障碍分析

被引:18
作者
王俊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2] 苏州大学商学院(财经学院)
关键词
碳关税; 可行性; 合法性; 障碍; 世界贸易组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5 [海关及关税]; X-01 [环境保护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1012 ; 0713 ;
摘要
美国试图在其气候变化立法中确立碳关税制度,对来自未实施减排的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产品采取边境调节措施。这一制度设想以碳关税理论研究为基础。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正当性是碳关税早期研究的重点,而国内程序性障碍及多边体制下的合法性问题是后危机时代碳关税研究的中心。作者回顾了碳关税理论研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对碳关税从制度设想蜕变为美国贸易政策面临的障碍加以分析。一方面,公众对美国经济再次受挫的担忧、气候变化立法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以及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决定了美国国内不具备碳关税成为贸易政策的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多边体制下碳关税也难以成为符合世贸组织法律的贸易政策,因为不仅碳关税制度设计中存在诸多违反非歧视原则的规定,而且碳关税欲借一般例外条款谋求合法地位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应未雨绸缪,从容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98+157 +157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公众与美国政府贸易政策制定——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为例 [J].
李淑俊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 (08) :60-70+5
[2]  
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G.M.格罗斯曼(GeneM.Grossman), 2005
[3]  
GATT/WTO法理与实践[M]. - 新华出版社 , (美)约翰·H.杰克逊(JohnH.Jackson)著, 2002
[4]  
集体行动的逻辑[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
[5]   Climate policy impact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er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 sectors [J].
Bassi, Andrea M. ;
Yudken, Joel S. ;
Ruth, Matthias .
ENERGY POLICY, 2009, 37 (08) :3052-3060
[6]  
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 and Policy Preferences: The Role of Affect, Imagery, and Values[J] . Anthony Leiserowitz.Climatic Change . 2006 (1)
[7]  
Comprehensive Federal Legislation to Regulat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2 Tom Mounteer. .
[8]  
WTO—Compatibility of Four Categories of U.S.Climate Change Policy .2 Alina Syunkova. . 2007
[9]  
U.S.Federal Climate Policy and Competitiveness Concerns:The Limits and Options ofInternational Trade Law .2 Joost Pauwelyn. . 2007
[10]  
United States-Standards for Reformulated and Conventional Gasoline .2 Appellate Body Report and Panel Report WT/DS2/R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