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计量学五十年——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

被引:30
作者
孙圣民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历史计量学; 范式;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新经济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06 [历史研究]; F224.0 [数量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020209 ;
摘要
历史计量学是一门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的交叉学科。它在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历史计量学的萌芽及在历史科学中的发展,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的历史计量学,超越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计量学。历史计量学的基本特征是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其主要特征是可以促进经济理论和经济史料的互动发展。这些特征在历史计量学发展的三个方面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在过去50年中,历史计量学的研究范式经历了冲突和裂变,实现了从史学范式为主向经济学范式为主的转变,并孕育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推动中国历史计量学的发展,可以为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61+207 +20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新进展 [J].
孙圣民 .
经济学动态, 2008, (10) :90-94
[2]   经济史中制度变迁研究三种范式的比较分析 [J].
孙圣民 ;
徐晓曼 .
文史哲, 2008, (05) :151-158
[4]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5]   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J].
于金富 .
经济研究, 2006, (12) :24-34
[6]   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转型实验中的作用有限 [J].
陈平 .
经济研究, 2006, (10) :96-107
[7]   “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 [J].
樊纲 ;
胡永泰 .
经济研究, 2005, (01) :4-14
[8]   认知、学习和制度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困境和发展 [J].
周业安 ;
赖步连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01) :74-80
[9]   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 [J].
周冰 ;
靳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1) :71-82+206
[10]   制度系统的性质及其对于演化的影响 [J].
张旭昆 .
经济研究, 2004, (12) :1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