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经济圈碳生产率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29
作者
龙如银
邵天翔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 京津冀地区; 碳生产率; 差异; 影响因素;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解析了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1997-2012年的碳生产率,并将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分解为能源效率、能源排放比率和产业结构三方面。结果表明,珠三角碳生产率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且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2012年京津冀的碳生产率仅为长三角的42%、珠三角的34%。三地区碳生产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能源效率提高是推动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地区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差异。其中,长三角地区能源效率因素的作用偏小,这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碳生产率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珠三角能源排放比率因素对碳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较小,贡献率仅为3.96%;京津冀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不明显,贡献率为8.02%。从产业部门看,第二产业对碳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最大,第一产业对碳生产率存在微弱的抑制作用,第三产业低碳效应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249 / 12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碳生产率变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王萱.华中科技大学.2013, 02
[2]  
河北经济年鉴.[Z].郭文书;孙宝存;李庆真;杨连云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3]  
广东统计年鉴.[Z].卜新民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4]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Z].卢春恒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1996,
[5]  
浙江统计年鉴.[Z].陈大信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6]  
上海统计年鉴.[Z].潘建新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7]  
北京统计年鉴.[Z].唐龙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8]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arbon emissions due to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using LMDI.[J].Shi-Chun Xu;Zheng-Xia He;Ru-Yin Long.Applied Energy.2014,
[9]   Three-dimensional decomposition models for carbon productivity [J].
Meng, Ming ;
Niu, Dongxiao .
ENERGY, 2012, 46 (01) :179-187
[10]  
The LMDI approach to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J].B.W. Ang.Energy Policy.200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