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恐怖主义及其应对之策——以中亚地区为视角

被引:11
作者
王娜
薛阿敏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恐怖主义; 中亚恐怖主义; 应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表述尚未统一,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共识已经形成。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借助于网络复杂性、多变性、虚拟性、隐蔽性以及系统安全的脆弱性等特征,网络恐怖主义呈现出跨国性、隐蔽性、成本低、破坏大、结合性等特点,并在表现形态上呈现多样化态势。中亚地区的网络恐怖主义根植于该地区恐怖主义的特性,将朝着更加便利、手段多元化、难以监控、独狼式激增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在强化反极端主义举措的同时,分别从微观技术层面和宏观的长远战略层面构筑中亚网络恐怖主义的应对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网络恐怖主义的挑战及其防范 [J].
程聪慧 ;
郭俊华 .
情报杂志 , 2015, (03) :10-15+20
[2]   论恐怖主义及其未来——网络恐怖主义 [J].
洪文涛 .
办公室业务, 2013, (21) :224-224
[4]   网络恐怖主义的处置机制研究 [J].
刘启刚 ;
刘冲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 (01) :113-115+122
[5]   网络恐怖活动的特点及其对策 [J].
胡戈 ;
周学军 ;
何伟 .
舰船电子工程, 2008, (04) :147-149
[6]   网络恐怖主义探析 [J].
黎雪琳 .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1) :17-20
[7]   网络恐怖主义问题初探 [J].
朱永彪 ;
杨恕 .
中州学刊, 2006, (05) :140-142
[8]   网络恐怖主义及其防治——以犯罪学中的遏制理论为视角 [J].
刘广三 ;
李艳霞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6, (02) :87-94
[9]   浅议网络恐怖主义发展趋势 [J].
荆昕会 ;
初琦 .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0) :25-25
[10]  
反恐学.[M].李慧智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