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53
作者
黄秀娟
林秀治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效率; 影响因素; 数据包络分析;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目的】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为对象,研究其旅游效率,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DEA的效率测算方法,选择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为产出变量,森林公园面积、当年投入资金和职工人数为投入变量,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工具DEAP2.0版本软件中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效率测算模型,以国家林业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我国大陆各省森林公园数据为依据,测算各省森林公园2009—2013年各年不变规模下的旅游效率。然后,基于供给需求理论,选择森林公园所在省级区域的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人均GDP、高级别旅游资源密度、森林公园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以及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资金投入强度、劳动力投入强度等为自变量,旅游效率为因变量,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因素,其中回归分析模型中的自变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因变量数据来自于第一步的测算结果。【结果】1)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从2011年开始逐年提升,但各省区间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省区各年份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存在较大波动。2)利用Stata 12.0软件对回归分析模型依次进行个体效应检验、时间效应检验、Hausman检验及异方差稳健检验,得出模型存在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且随机效应效果优于固定效应,最终确定采用双向随机效应模型(显著水平为5%)。3)利用异方差稳健的GLS估计方法对所建立的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人口密度和林地森林覆盖率(5%的显著水平)、城镇化率(10%的显著水平)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GDP和资金投入强度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5%的显著水平);高级别旅游资源密度、森林公园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产生不显著的正向影响(10%的显著水平);劳动力投入强度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产生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2009—2013年,中国森林公园资源的旅游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但各省之间森林公园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省份森林公园效率的年度波动较大;地区人口密度、城镇化比率、旅游资源水平、森林公园密度、交通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的效率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而资金投入密度对森林公园的效率起着显著的负相影响,这一点与人们关于森林公园资本投资作用的认识相悖。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森林公园效率的一些建议,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研究.[D].黄远水.天津大学.2005, 02
[2]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可达性测度 [J].
潘竟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9) :1180-1187
[3]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J].
黄秀娟 .
林业科学, 2011, 47 (12) :22-27
[4]   条件价值法中的偏差分析及信度和效度检验——以九寨沟游憩价值评估为例 [J].
董雪旺 ;
张捷 ;
刘传华 ;
李敏 ;
钟士恩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67-278
[5]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的空间特征与潜力研究 [J].
许诺安 ;
颜磊 ;
许学工 .
旅游论坛, 2009, 2 (06) :911-916
[6]   基于DEA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使用效率评价 [J].
马晓龙 ;
保继刚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838-848
[7]   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分析评价 [J].
徐雁南 ;
徐超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4) :86-90
[8]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及游客行为特征研究 [J].
陈松 ;
李吉跃 ;
姜金璞 ;
陈大为 .
河北林果研究, 2007, (01) :111-116
[9]   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 [J].
罗明春 ;
罗军 ;
钟永德 ;
王国勋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6) :110-115
[10]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效益经济评价的研究 [J].
吴楚材 ;
邓金阳 ;
李世东 .
林业科学, 1992, (05) :42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