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茨倒U理论质疑

被引:11
作者
纪玉山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库兹涅茨; 变动趋势; 理论模型; 实证分析; 收入差距扩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7.12 [];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正>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他1955年发表的论文《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中,通过对当时可能得到的有限统计资料的实证分析,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分配理论中的“倒U假说”,即“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在库兹涅茨看来,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在库兹涅茨倒U理论提出以来的四十余年间,西方经济学界围绕着倒U假设能否成立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争论。尽管有的经济学者宣称,倒U理论“已经获得了经济规律的力量”,但仍有许多学者拒绝这一理论。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可以举出许多反例对倒U理论进行证伪分析,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一理论本身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格局相互作用的机理缺乏令人信服的分析,其理论内涵显得苍白无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公平与社会公平 [J].
张维达 ;
宋冬林 .
经济研究, 1995, (08) :45-49+68
[2]   当前的收入差距问题 [J].
张问敏 ;
魏景芬 .
经济研究, 1995, (08) :50-52
[3]   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J].
陈吉元 ;
胡必亮 .
经济研究, 1994, (04) :14-22
[4]  
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M].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经济研究室译,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