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57
作者
刘桂建
彭子成
杨萍玥
王桂梁
张威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山东煤田地质局安徽合肥,安徽合肥,安徽合肥,江苏徐州,山东泰安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煤; 富集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对兖州矿区煤中微量元素成因分析及总结前人结论的基础上 ,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因素划分为原生、次生和后生三个阶段 ,分别对每一个阶段影响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煤在形成的过程中影响微量元素迁移、富集的因素很多 ,植物生长的种类、生长中水化学条件、泥炭沼泽形成中大气、海水的入侵、煤在煤化过程中岩浆热液的作用、煤与顶、底板岩石的物质交换作用等都影响着煤中微量元素富集。因此 ,煤中微量元素的形成、聚集是煤在形成的各个时期、各种地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M].刘桂建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赵振华著;.科学出版社.1997,
[3]  
微量元素化学概论.[M].柴之芳;祝汉民 编著.原子能出版社.1994,
[4]  
环境地球化学简明原理.[M].林炳营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5]   Contents, modes of occurrence and origin of chlorine and bromine in coal [J].
Vassilev, SV ;
Eskenazy, GM ;
Vassileva, CG .
FUEL, 2000, 79 (08) :903-921
[6]   山西省蒲县东河腐泥煤研究 [J].
李太任 .
煤炭学报, 1983, (02) :36-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