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陈章强 [1 ]
洪浪 [1 ]
王洪 [1 ]
尹秋林 [1 ]
邱贇 [1 ]
赖珩莉 [1 ]
叶雪存 [2 ]
机构
[1]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2] 江西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
内科学;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血小板活化; 血管内皮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J].
杨丽峰 ;
吕吉元 ;
贾永平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5, (04) :487-490
[2]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小板CD62P、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及血浆D-dimer含量的变化与术后心肌损伤的关系 [J].
鲁静朝 ;
崔炜 ;
都军 ;
郝玉明 ;
刘凡 ;
李拥军 ;
祖秀光 ;
杨晓红 ;
李保华 ;
吴金凤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 (06) :52-53
[3]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CD62P的临床研究 [J].
马颖霞 ;
胡大一 ;
李奎宝 .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4, (02) :111-129
[4]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及GPⅡb/Ⅲ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王传新 ;
卢振铎 ;
杨晓静 ;
王谦 ;
邹雄 .
临床检验杂志, 2004, (02) :135-136
[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J].
陈德 ;
华尔铨 ;
张书富 ;
郑鹏翔 .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3, (02) :86-87
[6]   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ation is impaired in young healthy subjects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premature coronary disease [J].
Clarkson, P ;
Celermajer, DS ;
Powe, AJ ;
Donald, AE ;
Henry, RMA ;
Deanfield, JE .
CIRCULATION, 1997, 96 (10) :3378-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