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风险”与中国的长期应对

被引:1
作者
肖巍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关键词
全球化风险; 长期应对; 能力建设; 社会投资;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0.01.002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全球化风险"是现代风险社会的集中表征。与其他风险相比,它的"内禀"性、"人为"性和不可确定性显得更加突兀,甚至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并进一步导致了对专家系统的不信任。由于中国正处在发展模式转变和社会规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风险易于产生叠加效应,使风险治理的能力匮乏问题变得相当尖锐。因此,既要提高国家通过制度协调分配风险责任的治理能力,还要提高社会乃至每个社会行为者的治理能力,特别是扩大社会投资,推行大规模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应变能力,以增强中国实践科学发展的人力资本。这也是借鉴国际经验,标本兼治,动员各种力量积极应对风险的有效举措。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风险社会理论反思:以中国为参考背景 [J].
杨雪冬 .
绿叶, 2009, (08) :96-101
[2]   资本关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定位——从当代风险社会谈起 [J].
庄友刚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06) :191-193
[3]   “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的一个标本——关于“社会投资国家” [J].
肖巍 ;
钱箭星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8, (02) :71-80
[4]   全民素质教育:为风险社会做准备 [J].
斯特芬埃尔摩斯 ;
沃尔夫迈克尔罗斯 ;
王玉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6) :45-49
[5]   风险社会政治学 [J].
乌尔里希·贝克 ;
刘宁宁 ;
沈天霄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42-46
[6]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 [J].
薛晓源 ;
刘国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1) :44-55
[7]   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 [J].
沃特·阿赫特贝格 ;
周战超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46-52
[8]   什么样的平等? [J].
阿马蒂亚·森 ;
闲云 .
世界哲学, 2002, (02) :54-65
[9]  
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薛晓源;周战超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