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林迹地土壤水分恢复研究

被引:36
作者
王志强
刘宝元
王旭艳
韩艳锋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林; 人工林迹地;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研究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林迹地土壤水分恢复情况,该文以正在生长的人工林土壤水分含量为人工林迹地土壤水分恢复的起点,并分别以持续农地和持续放牧荒坡的土壤含水量为林后农地和草地土壤水分恢复的上限,对位于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绥德县境内的人工林迹地土壤水分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死后的放牧荒坡在20a的时间里,其土壤水分没有补偿;人工林死后的保护草地土壤水分有微弱恢复迹象,但年恢复速度在0.5~3.7 mm之间,以这样的速度恢复到持续放牧荒坡的土壤含水量,至少需要150a以上;林后农地土壤含水量有恢复趋势,年平均恢复速度为15 mm左右,其土壤含水量要恢复到持续农地当前的水平,大约需要40a的时间。研究结果揭示了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林对土壤水分影响的长期性,并为制定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借鉴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黄土高原不同干旱类型区苜蓿草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 [J].
李军 ;
陈兵 ;
李小芳 ;
程积民 ;
郝明德 .
生态学报, 2007, (01) :75-89
[2]   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苜蓿地土壤水分过耗与恢复 [J].
樊军 ;
邵明安 ;
王全九 .
草地学报, 2006, (03) :261-264
[3]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研究 [J].
王志强 ;
刘宝元 ;
路炳军 .
生态学报, 2003, (09) :1944-1950
[4]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分析 [J].
王志强 ;
刘宝元 ;
海春兴 ;
付金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4) :53-58
[5]   连续干旱条件下黄土高原几种人工林存活能力分析 [J].
王志强 ;
刘宝元 ;
徐春达 ;
付金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25-29
[6]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水分环境效应 [J].
刘贤赵 ;
黄明斌 .
果树学报, 2002, (02) :75-78
[7]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问题初探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韩仕锋 .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5) :13-16
[8]   黄土高原环境的旱化与黄土中水分关系 [J].
杨文治 ;
邵明安 ;
彭新德 ;
夏卫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4) :357-365
[9]  
黄土高原草地生产持续发展研究──Ⅰ.沙打旺人工草地衰退后的草种更替[J]. 关秀琦,邹厚远,鲁子瑜,刘克俭,古晓林.水土保持研究. 1994(03)
[10]   黄土高原地区小老树成因及其改造途径的研究——Ⅱ 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及其与小老树生长的关系 [J].
侯庆春 ;
黄旭 ;
韩仕峰 ;
张孝忠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2) :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