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60
作者
宋进喜
李怀恩
李琦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西安
[3]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4] 西安
关键词
城市; 雨水资源化; 生态环境效应;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3.0033
中图分类号
TV213 [水资源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城市化发展 ,城市地表水严重污染、地下水超量开采 ,开发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势在必行。雨水是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可通过建造雨水贮留设施、就地下渗、回灌、屋面雨水拦截、蓄集、绿化工程等多种途径实现雨水资源化。充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 ,而且还会带来诸如 :涵养地下水、缓解和恢复地面沉降、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强化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环境、改变城市排水系统、防治雨洪灾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附视频 [J].
赵廷红 ;
牛争鸣 .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10) :56-58
[2]   城市雨水资源化问题研究 [J].
孙晓英 ;
牛争鸣 ;
赵廷红 .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1, (02) :203-207+222
[3]   加强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现实分析与对策探讨 [J].
邢福俊 .
新疆财经, 2001, (02) :34-38
[4]   城市雨水的“防洪、减污、回用”系统 [J].
徐航 ;
何品晶 ;
宗兵年 .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02) :61-64
[5]   浅议城市雨水渗透 [J].
汪慧贞 ;
车武 ;
胡家骏 .
给水排水, 2001, (02) :4-7+1
[6]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途径及其生态保护 [J].
陈卫 ;
孙文全 ;
孙慧 .
中国给水排水, 2000, (06) :26-27
[7]   利用下凹式绿地增加雨水蓄渗效果的分析与计算 [J].
任树梅 ;
周纪明 ;
刘红 ;
孟光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50-54
[8]   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J].
刘小勇 ;
吴普特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2) :189-193
[9]   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研究综述 [J].
任杨俊 ;
李建牢 ;
赵俊侠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1) :88-92
[10]  
The collection of rainwater from dome stadiums in Japan. Zaizcn M,Tclrakawa Y,Matsumoto H,et al. Urban Water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