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制度、土地财政与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

被引:51
作者
钱忠好 [1 ]
牟燕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商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投资工程管理学院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土地财政; 土地市场化; 农地非农化; 土地市场;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5.08.002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03 ;
摘要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农地非农化。中国政府着力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强化征地制度的原因在于,试图在既利用征地制度获取所需要的土地和资金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之间寻找平衡。尽管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但是,在现行行政考核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会诱致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从而阻碍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一方面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更多的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权。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110 +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测度及分析 [J].
钱忠好 ;
牟燕 .
管理世界, 2012, (07) :67-75+95
[2]   市民化后的失地农民对征地制度评价: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 [J].
冀县卿 ;
钱忠好 .
农业技术经济, 2011, (11) :4-15
[3]   地方官员合谋与土地违法 [J].
张莉 ;
徐现祥 ;
王贤彬 .
世界经济, 2011, 34 (03) :72-88
[4]  
中国农地非农化政策调控:理论分析框架的改良设计[J]. 金晶,曲福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11)
[5]   大中城市周边农地非农化进程驱动机制分析——基于中国13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 [J].
周京奎 ;
王岳龙 .
经济评论, 2010, (02) :24-34
[6]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
[7]   地方政府道德风险与农民失地问题 [J].
孙文华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6) :70-75
[8]   财政集权过程中的转移支付和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 [J].
袁飞 ;
陶然 ;
徐志刚 ;
刘明兴 .
经济研究, 2008, (05) :70-80
[9]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J].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100-115+205
[10]   农地非农化的空间配置效率与农地损失 [J].
谭荣 ;
曲福田 .
中国软科学, 2006, (05) :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