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土地换保障”的困境——基于“资源”视角的社会伦理学分析

被引:29
作者
郑雄飞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换保障; 道德应该; 资源; 社会伦理;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0.06.001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换保障"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整合"土地"和"社会保障"两种资源的制度尝试与实践探索,究竟是否应该"土地换保障"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其基本类型和破解其内在实质后,从"资源"的角度切入,通过剖析"土地"和"社会保障"的资源属性及衍生权利束,比较它们的异同,探析二者之间的异质点和契合点。研究发现,保护和发展人权是二者的契合点,而异质点在于资源属性的不完全同质和权利口径与责任主体的不同。研究表明,基本保障不可换,不能混淆"补偿"和"保障"以逃避政府的责任;但补充保障可以换,能够利用地上权利及其资产收益来添置非基本保障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4+242 +242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从“他物权”看“土地换保障”——一个法社会学的分析 [J].
郑雄飞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163-186+245
[2]   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社会保障——兼论构建复合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J].
杨一帆 .
财经科学, 2008, (04) :115-124
[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重庆、成都两市的调查分析 [J].
孙永禄 ;
杨一帆 .
农村经济, 2008, (02) :63-66
[5]   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六人谈——重庆土地新政争议引出的思考讨论 [J].
江平 ;
莫于川 ;
姚辉 ;
毕宝德 ;
严金明 ;
薛刚凌 ;
杨悦新 ;
唐俊 ;
杨欣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6) :24-38
[6]   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评析 [J].
宋明岷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7) :30-33
[7]   以被征地农民为突破口 建立城乡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附视频 [J].
卢海元 .
中国劳动, 2007, (02) :19-21
[8]   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 [J].
郑功成 ;
黄黎若莲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6) :2-13
[9]   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自浙江省的案例分析 [J].
杨翠迎 ;
黄祖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6) :11-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