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增长机理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李江苏 [1 ,2 ,3 ]
张雷 [1 ,2 ]
程晓凌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碳排放因子; 能源; 碳排放增长; 增长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中国当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准确认识碳排放增长的机理为挖掘碳减排路径提供科学依据。首先,本文将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能源结构演进四大碳排放影响因子分为放大因子、双向拉动因子以及缩小因子三类,并分析各因子自1953年-2006年的变化特征。其次,本文按照各因子的变化特征将1953年-2006年分解为:1953年-1977年、1978年-1992年、1993年-2006三个不同的研究时段,并采用相关分析法以及绘制散点图来研究不同时段各因子与碳排放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在三个不同的研究时段里,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一直拉动中国碳排放增长。能源结构变化在1953年-1977年以及1993年-2006年对抑制碳排放量的作用较小,在1978年-1992年能源结构变化增加碳排放量;②在过去几十年里,产业结构演进处于拉动碳排放增长的局面,在诸多碳排放影响因子中,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子。最后,本文基于对中国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以及能源结构演进的基本态势的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碳减排的主要潜力在于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节能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2059 / 20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
[2]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徐建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4]   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 [J].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张志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8) :1009-1027
[5]   经济发展对中国能源碳排放空间分布的影响 [J].
高卫东 ;
姜巍 ;
谢辉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 (02) :296-299
[6]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 [J].
何建坤 ;
刘滨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740-743
[7]   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 [J].
张雷 .
地理学报, 2003, (04) :629-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