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学说”与中国社会城镇化动力机制

被引:3
作者
唐磊雯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星云学说; 动力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用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原理,解释中国社会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笔者认为,我国社会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城镇自身的吸引力(收缩力)。(二)农村趋向城镇的聚集力。(三)城镇对农村的扩散力。(四)中心城镇对周边城镇的吸纳力。(五)阻碍城镇化的离心力。本文就是着重从这五方面阐述中国社会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研究 [J].
伍世代 ;
李永实 ;
郑新莺 .
福建地理, 2003, (01) :12-15
[3]   试析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J].
王信东 ;
赵安顺 .
工业技术经济, 2000, (06) :51-53
[4]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 [J].
宁越敏 .
地理学报, 1998, (05) :88-95
[5]   科学假说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星云假说和量子假说所想到的 [J].
韩凤奎 .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2) :31-32
[6]   康德的星云假说·机械论·形而上学——关于我国科学思想史研究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J].
林定夷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1, (05) :53-61
[7]  
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许学强等主编, 1998
[8]  
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费景汉,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