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2
作者
何铭 [1 ,2 ]
机构
[1] 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2] 江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管辖; 确权; 理性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105 ;
摘要
知识产权关乎自主创新,关乎民族产业的发展,更关乎创新型国家建设及国际交往中的经济安全。从1985年起至今,全国知识产权案件增长幅度剧烈。然而国内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模式现状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司法实践领域,三类性质的知识产权案件涉及两级法院多次审理,在法律理论界,学者积极进行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设计,而实务界关于"三审合一"模式的探讨打造了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但是,知识产权案件存在的交叉问题、确权矛盾和同案不同判的后果却不容忽视。在分析了国内知识产权案件现状及德日等国的审判模型后,分别在知识产权系统设置、法理基础、调解原则、确权研究和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使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更加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刑民交叉知识产权案件的处理机制探讨.[N].怀晓红;.人民法院报.2006,
[2]  
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M].孔祥俊著;.法律出版社.2002,
[3]  
理性化及其限制.[M].苏国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  
论知识产权法院之构建.[D].甘海涛.青岛大学.2009, 11
[5]   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制度检视与反思——以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改革为视角 [J].
陈小慧 .
三明学院学报, 2011, 28 (04) :44-49
[6]  
17年:“浦东模式”蝶变“精品模式”.[J].严剑漪;.浦东开发.2011, 05
[7]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改革的启示 [J].
沈杨 .
人民司法, 2009, (23) :53-56
[8]   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 [J].
吴汉东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2)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