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退耕还林(草)后水土资源开发的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20
作者
赵成义
王玉朝
李志良
马兴旺
李保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市建设委员会,新疆农科院土肥所,中国农业大学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北京
关键词
干旱区; 水土资源; 土地利用; 西北;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2.04.007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在综合分析以往水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后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 ,建立了以土地利用、植被变化对地下水影响为主线的数值模型 ,并预测了在水土资源开发的现状模式下 ,流域水土资源的变化。所建模型概念明确 ,形式简单 ,所需资料容易获得。以民勤绿洲为例 ,把土地利用的影响作为源汇项处理 ,根据土地利用模式对地下水时空变化影响的分析结果 ,提出了兼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两方面效益 ,以绿洲水土资源利用矛盾最小为核心目标的水土资源开发模式。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 ,把植被变化的影响作为源汇项处理 ,根据植被变化对地下水时空变化影响的分析结果 ,提出了兼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两方面效益 ,以重点调控绿洲内部垂向水分消耗、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为核心目标的水土资源开发模式。上述研究范例 ,从理论上解决了水利和水文地质部门长期以来有关地表水和地下水到底如何开发才算合理的争论 ,也证实了上述水土资源开发模式不但在经济上合理 ,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绿洲区土地利用对地下水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以民勤绿洲为例 [J].
马兴旺 ;
李保国 ;
吴春荣 ;
彭鸿嘉 ;
郭有祯 .
资源科学, 2002, (02) :49-55
[2]   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及合理利用的几个问题 [J].
樊自立 ;
马映军 .
干旱区研究, 2000, (03) :6-11
[3]   搞好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 [J].
汪恕诚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4) :4-6
[4]   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及其意义 [J].
李文鹏 ;
郝爱兵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9, (04) :3-5
[5]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转化与开发利用模型 [J].
曲耀光 ;
马世敏 ;
曲玮 .
中国沙漠, 1998, (04) :5-13
[7]  
农田土壤水的动态模型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李保国等著, 2000
[8]  
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张蔚榛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