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获得方差的经济增长效应——来自中国多省份的经验证据

被引:5
作者
邓子基
唐文倩
机构
[1] 厦门大学财政系
关键词
内生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 平均受教育年限; 教育获得方差; 经济增长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G40-054 [教育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学界对我国人口受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大多是通过衡量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教育基尼系数,分析教育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和作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测度一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离散程度或人力资本结构,而教育方差的研究方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中国1987-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可考察教育获得方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生产函数是凸的;给定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各种教育水平上的人口分布越离散越能推动经济增长。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政府应在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支出结构的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人力资本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李晶莹,齐中英.预测. 2008(04)
[2]   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J].
杨俊 ;
李雪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2) :37-45
[3]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趋同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的实证分析 [J].
张焕明 .
经济科学, 2005, (06) :18-29
[4]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5]   改革时期中国总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 [J].
宋海岩 ;
刘淄楠 ;
蒋萍 ;
吴桂英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1) :44-56
[6]   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 [J].
孟连 ;
王小鲁 .
经济研究, 2000, (10) :3-13+79
[7]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8]   Endogenous growth in a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 [J].
Dinopoulos, E ;
Thompson, P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51 (02) :335-362
[9]  
Asset Inequality Matters: An Assessment of the World Bank’s Approach to Poverty Reduction[J] . Nancy Birdsall,Juan Luis London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7 (2)
[1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CHANGE [J].
ROMER, P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05) :S71-S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