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43
作者
王富喜 [1 ]
孙海燕 [1 ]
孙峰华 [2 ]
机构
[1]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2]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
关键词
城乡发展协调性; 城乡协调度; 城市子系统; 农村子系统; 山东省;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3.02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遵循全面性、主导性、可比性及可获得性原则,构建了城乡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山东省17地市城市子系统和农村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城乡协调度系数对各地市城乡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非常明显,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②城乡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乡发展协调性越好。③协调是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城乡协调发展亦没有绝对的标准,同样的协调度反映的信息不一定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 [J].
李鹤 ;
张平宇 ;
刘文新 .
地理科学, 2007, (04) :486-492
[2]   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刘晶 ;
敖浩翔 ;
张明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2) :147-151
[3]   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J].
张竟竟 ;
陈正江 ;
杨德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2) :5-11
[4]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J].
李艳 ;
曾珍香 ;
武优西 ;
李艳双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05) :54-58
[5]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6]   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决策——以江苏省为例 [J].
赵媛 ;
梁中 ;
袁林旺 ;
管卫华 .
地理科学, 2001, (02) :164-169
[7]   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研究 [J].
孟庆松 ;
韩文秀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02) :3-5
[8]   关于菏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J].
吴传钧 .
人文地理, 1996, (04) :14-17
[9]   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 [J].
杨士弘 .
地理科学, 1994, (02) :136-143+199
[10]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