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彭轩明
吴青柏
田明中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4] 国土资源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5] 湖北宜昌
[6] 甘肃兰州
[7] 北京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地下水位; 冻土退化;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黄河源区1:250000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资料与以往资料的对比表明,黄河源区区域地下水位近几十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地下水露头泉口下移,河谷区民井地下水位下降及山前冲洪积扇前缘泄出带下移.多年冻土的退化直接导致了冷生隔水层的下移,从而引起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生态水位下降,包气带土壤层的含水量减少,使该区出现植被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沼泽湿地萎缩、鼠害猖獗、荒漠化加剧及黄河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及其环境反映 [J].
张森琦 ;
王永贵 ;
赵永真 ;
黄勇 ;
李永国 ;
石维栋 ;
尚小刚 .
冰川冻土, 2004, (01) :1-6
[2]   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的关系 [J].
吴青柏 ;
沈永平 ;
施斌 .
冰川冻土, 2003, (03) :250-255
[3]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J].
董锁成 ;
周长进 ;
王海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13-720
[4]  
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其综合保护研究[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王根绪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