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33
作者
周艳波 [1 ,2 ]
蔡文贵 [1 ]
陈海刚 [1 ]
陈丕茂 [1 ]
贾晓平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海洋牧场; 生态诱集; 鱼类行为;
D O I
10.13233/j.cnki.mar.fish.2010.02.018
中图分类号
S953.1 [人工鱼礁];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801 ;
摘要
人工鱼礁是用于营造海洋牧场、调控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所形成的环境可以作为鱼类良好的栖息、庇护和产卵场所,有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对鱼类具有良好的诱集效应。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的机理以及鱼类行为和生态诱集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沿海人工鱼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混凝土人工鱼礁选型的初步分析[J]. 王磊,唐衍力,黄洪亮,姜昭阳,李灵智.海洋渔业. 2009(03)
[2]  
人工鱼礁模型对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幼鱼个体的诱集效果[J]. 张硕,孙满昌,陈勇.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8(01)
[3]   嵊泗人工鱼礁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初探 [J].
李永刚 ;
汪振华 ;
章守宇 .
海洋渔业, 2007, (03) :226-234
[4]   模型礁对幼鲍、幼海胆行为的影响 [J].
陈勇 ;
吴晓郁 ;
邵丽萍 ;
石国峰 ;
刘晓丹 ;
张硕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 (04) :361-365
[5]   钢制四方台型人工鱼礁礁体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J].
钟术求 ;
孙满昌 ;
章守宇 ;
张硕 .
海洋渔业, 2006, (03) :234-240
[6]   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J].
林军 ;
章守宇 .
海洋渔业, 2006, (03) :257-262
[7]   海州湾人工鱼礁养护资源效果初探 [J].
张虎 ;
朱孔文 ;
汤建华 .
海洋渔业, 2005, (01) :38-43
[8]   人工渔礁建设研究现状 [J].
张剑诚 ;
于金海 ;
王吉桥 .
水产科学, 2004, (11) :27-30
[9]   不同结构的人工礁模型对牙鲆的诱集效果初探 [J].
吴静 ;
张硕 ;
孙满昌 ;
陈勇 .
海洋渔业, 2004, (04) :271-276
[10]  
鱼礁与聚鱼[J]. 王云新,冯吉南,小川良德.水产科技. 2002(02)